沒有提示信息
信息來源:第一健康 閱讀 (353) 2021-04-12
一年四季都是犯困的
特別是春困
經常覺到
困倦乏力、昏昏欲睡
經常哈欠連天
每天就是
在出現春困現象時,大多數人會采取睡午覺的方法,達到緩解春困的作用。不僅能提高注意力,還可以增強記憶力、認知功能和創(chuàng)造力,能讓人精力充沛、緩解疲憊。
那么,午睡是不是所有人都適用呢?午睡到底該睡多久?該如何保證午睡質量?一起了解↓↓↓
午睡會讓人發(fā)胖?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可能比睡眠充足的人更容易發(fā)胖。因為睡眠不足會導致瘦素激素的釋放減少,而瘦素水平較高會帶來飽腹感,瘦素水平較低會導致饑餓感。
但長期熱量攝入大于消耗才是導致體重增加的根本原因,睡眠本身并不是體重增加的原因。不過,午飯后立刻睡覺容易誘發(fā)消化不良,建議可以在飯后先散個步。
以下人群午睡要注意
1、體位性低血壓老年患者
睡眠不好會導致血壓增高或者使得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不佳。有數據顯示,午睡的高血壓患者的平均收縮壓比不午睡的患者低5毫米汞柱。
但是,午睡并不會降低正常人的血壓。對于有體位性低血壓的老年患者,午睡后不要過于迅速起來,防止由臥位變成立位時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
2、失眠人群
午睡會減少晚上睡眠的驅動力,所以患有失眠癥的人,可能要避免午睡。
如何養(yǎng)成正確的午睡習慣?
1、固定時間:最好是在12:00-15:00
如果超過3點午睡可能會促發(fā)夜間失眠,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午睡,保持固定的晝夜節(jié)律非常重要。
2、午睡時長:以20-30分鐘為宜
一個睡眠周期分為五個階段,前兩個階段是相對淺睡,第三、四階段是深度睡眠,最后一個階段即快速眼球運動期,是開始做夢的階段。
前兩個階段發(fā)生在30分鐘內,如果在第一階段醒來,讓人感覺好像沒有睡覺,在第二階段睡眠中,大腦開始對陳述性記憶整合加工,對記憶進行鞏固。
因此,合理的午睡就是從第一階段睡眠開始,進入并停留在第二階段,且避免進入深睡眠期。
3、午睡時間相關注意點:
時間過短起不到效果,時間過久會進入深睡眠,人從深睡眠中醒來會感覺到昏昏沉沉、頭痛和思維混亂(睡眠慣性); 午睡時間過長也會對夜間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生病的情況下,身體需要更多的睡眠,所以午睡時間通常更長;
兒童的午睡時間不應限制在20分鐘內,因為兒童的睡眠需求高于成年人。
合適的睡眠裝備
如果沒有到床上午睡的條件,可以配備一把折疊椅。
建議盡量不要趴著午睡,這種姿勢會改變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導致肩頸部肌肉酸痛、頭痛等。還會壓迫手臂神經,造成神經麻痹,尤其是在飲酒之后。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可能會引起脊柱側彎。
午睡時盡量關燈,拉上窗簾,或使用眼罩,光對身體有喚醒作用。
別剛吃完飯就午睡
這樣對身體不好,因為消化液會從胃反流腐蝕食管,造成反流性食管炎。這也是為什么有人在吃完飯后午睡,胃里會有輕微灼燒感的原因。
特別提醒:如果有午休的計劃,在午餐時就最好不要喝咖啡。
準備一個毛毯:
睡覺時新陳代謝會下降,呼吸頻率變慢,體溫略有下降。蓋上一條薄毯,可以避免感冒,體感也會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