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提示信息
信息來源:第一健康 閱讀 (252) 2023-09-22
提到放射檢查
很多人首先聯(lián)想到的一個詞
一定是輻射
其實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
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
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
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就叫“輻射”
因此,可以說“萬物皆有輻射?!?/span>
1、一種是電離輻射,如:X線(比如鉬靶、胸片、胃腸鋇餐等)、CT(主要有CT平掃、CT增強、CT介入等)、核醫(yī)學和放射治療等等,屬于醫(yī)學電離輻射。電離輻射超過一定的劑量,可以損傷細胞,或者改變DNA結構,對人體有害。
但這里的關鍵就是“量”。其中,游離輻射防護法規(guī)定一般人之年有效等效劑量為5毫西弗(mSv),個別器官或組織之年等效劑量限度為50mSv。而通常進行一次胸片拍攝的劑量為0.1mSv;一次低劑量螺旋CT為1.5mSv。
所以,對于只做常規(guī)檢查的人來說,不必過于擔心。且常規(guī)放射檢查劑量都相對較低,身體細胞往往可自行修復,并不會影響懷孕。
2、另一種是非電離輻射:MRI、B超、電腦、手機、電視、微波爐、烤箱、電吹風等等,都是非電離輻射,對人體幾乎不產生損害。
在孕期,B超是最安全,也是最常用的檢查。MRI平掃的安全性也比較確定。
【注意:是平掃,不是增強】
對于這個問題,電離輻射對胎兒的危害有多大,主要取決于做這些檢查時的孕周和輻射劑量。
輻射劑量與危害的關系:輻射劑量越高,對胎兒的不良影響越大。
若是在孕33天內進行X線、CT檢查的,電離輻射對胎兒的影響為“無”或“全”,故若成功懷孕則表示輻射對胎兒無不良影響。
若在孕33天后進行X線、CT檢查,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當人體進行X線、CT檢查時照射的輻射劑量低于50毫戈瑞(mGy)時,基本無流產、胎兒生長遲緩、智力低下、畸形等危害;
而當輻射劑量超過60mGy的才有可能會影響胎兒日后的智力發(fā)育,但在臨床上進行1000次X線檢查才只能吸收到10mGy的輻射劑量,故沒必要因為進行單次X線、CT檢查而放棄懷孕。
妊娠期輻射暴露的潛在不良結局風險主要是胚胎死亡以及胎兒生長受限、小頭畸形、腫瘤以及遠期智力障礙等。既往資料顯示,導致不良結局的風險大小和程度取決于胎兒的暴露孕周和暴露劑量。
動物實驗及回顧性臨床資料顯示,造成胎兒不良結局的最低輻射暴露劑量通常為50-200mGy,大劑量的暴露(>1Gy,1Gy =1 000 mGy)才容易導致胚胎死亡,臨床上造成生后嚴重智力障礙的最低暴露劑量是610mGy。
對照上圖:
拍1次胸部X片,產生的輻射劑量為0.1m Gy,所以要做5000次才達到50mGy,因此不必為此放棄寶寶做流產。
頭頸部、胸部CT,產生的輻射劑量小于10mGy;
盆腔、胸部CT,產生的輻射劑量小于50mGy;
所以,以上檢查對胎兒的輻射劑量都遠小于危害劑量,對胎兒的風險很小,如該檢查為孕媽的病情所必須,則不要一概拒絕,否則如果貽誤了孕媽的病情診治,反而是得不償失。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PET-CT還需用到放射性同位素,增強CT檢查需要用到碘劑造影,如需做這些檢查時,應與醫(yī)生充分溝通,權衡利弊,再決定是否要做!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證實,懷孕前對父母性腺(卵巢、睪丸)的X線、CT檢查,不會增加胎兒畸形或兒童腫瘤的風險,因此無需避孕等待。
當然,若真的憂慮輻射對胎兒的影響,最好避孕3個月(卵子、精子從發(fā)育到成熟階段大約需要3個月),畢竟心理負擔也不利于懷孕,同時可在檢查后多吃海帶、水果、多飲水,以幫助排出因輻射在體內產生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