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提示信息
信息來源:第一健康 閱讀 (573) 2013-12-10
天氣越來越冷,不少人凍得瑟瑟發(fā)抖,一出門就流鼻涕,容易引發(fā)感冒。中醫(yī)認為,寒主收引凝滯,可以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從而局部抵抗力降低而發(fā)病。要想抵御嚴寒、預防感冒,冬季養(yǎng)生不妨從生活細節(jié)著手。
擦蔥白。
蔥和姜是辛溫的好“藥材”,可通陽解表、驅散寒氣,消除因寒冷帶來的不適。如有受寒不適,可取連須蔥白、生姜、紅糖適量,水煎服;或蔥白5根與淡豆豉10克水煎服。將適量蔥白、生姜搗爛后用紗布包好,擦擦前胸、后背、手心、腋窩、肘窩、腳心,效果也不錯。
強鼻腔。
中醫(yī)認為,風寒之邪常通過皮毛和鼻咽部侵犯肺衛(wèi)。因此,“強鼻”是重要的防寒功課??梢悦刻彀茨Ρ亲?~2次:先用食指或拇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30次,后用摩擦發(fā)熱的手掌,輕輕按摩鼻尖、鼻翼,正反方向各10次。還可堅持每天清早或傍晚,用涼水沖洗面部和鼻腔,既有助于清除藏匿的污垢和病菌,也能增強鼻孔及整個上呼吸道對外界寒冷空氣的適應性。
熏食醋。
《本草綱目》認為,醋有“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功效,并有熏醋防感冒的記載。在干燥寒冷的情況下,鼻黏膜干燥萎縮,防御功能下降。每日早、晚用醋在室內熏蒸1次,每次20分鐘,能增加室內濕度,輕度刺激呼吸道黏膜,改善呼吸道防御功能。當然,對醋等異味敏感的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應慎用此法。
補熱量。
冬季陰氣盛而陽氣衰,這個時間適當進補,可以保護人體的陽氣。因此,飲食上可適度增加熱量,提高機體的防寒抗病能力。牛肉、羊肉等性溫而不燥,有溫中暖下、補氣活血的功效,適合天冷時食用;西紅柿、紅薯、大白菜、土豆、蘿卜、山楂、蘋果等果蔬,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以及抗氧化成分,還有清內熱、去瘟毒等作用。若已經(jīng)感冒,則應以清淡為主,多飲溫水,少吃滋補食物,以免“閉門留寇”,導致感冒纏綿。